布朗族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布朗族乡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镇康、双江、临沧、景东、澜沧、墨江等县也有部分散居和杂居。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一个至数个氏族,每个氏族有几户至数十户组成,住房多为两层结构的竹楼,楼下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屋内中央设置火塘。 布朗山区还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早在60年代勐海县巴达山区境内发现了一片野生茶林,其中一棵“茶树王”径粗1.03米,株高32.12米,已有1700多年的生长历史。这棵茶树至今枝叶茂盛,由它上面采摘的茶叶经鉴定品味纯正,质地优良。 布朗人喜欢歌舞,每逢年节总要纵声高唱,翩翩起舞,欢乐到深夜。
普米族
普米族有3.09万人,集中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培米”,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氏羌的支系,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部落率族加人蒙古人军队,随忽必烈南征,后逐渐定居下来。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文字,通用汉文。普米族信奉藏传佛教、道教等。
普米族多聚氏族而居,坝区住宅多仿白族的民居“三方一照壁”格式,山区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实行一夫一妻制父系大家庭,个别地方有母系社会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