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物产丰富,人文地理显着。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民族,多种民族文化融合共存着。那么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呢?本期青海文化为你揭晓答案。
土族安召舞
土族安召舞是流行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群众中一种无伴奏圆圈歌舞形式,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集体性歌舞。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赞美、祝福之情。通过歌舞、曲艺、武术、说唱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展现青海省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市民领略青藏高原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藏族螭鼓舞
藏族螭鼓舞流传于青海循化地区,是一种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有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以集体歌舞形式,表现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反映了当地藏族的宗教信仰、劳动和生活情趣以及审美观。
藏族服饰
藏族的服饰,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关,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