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员选拔标准十分严格,不仅要求文化才华,更要求外貌标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认为外貌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华,因此成为官员的人必须外边貌样全。下面我们就来一探这些标准。

古代官员用人是什么标准?相传唐朝文宗时期唐主簿田守达搜罗了全唐最美的的1000位女子,选出30位作为宰相李德裕的女儿,懿德公主的宫女。这一事件便反映出了当时的标准——貌美非常重要。

古代中国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相当严格,这种审美有着非常明显的性别特征。根据《洛阳艳谭》的记载,古代官员选拔的外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五官端正,杏眼葡萄般大小,黑白分明。中国古代五官的标准是双眼离得远,鼻子高而狭长,嘴唇稍厚,下巴微尖。这样的五官给人以秀丽、玲珑和标致之感,可谓是认为最美的标准了。

2.皮肤白皙,如果是女性还要白皙红润,肤若凝脂状。古代中国的女性皮肤非常注重:最好是白皙,但不可以是没有精神的苍白;如果能够搭配上红色更好,使皮肤看起来更为鲜活。

3.身材高挑,古代比较喜欢瘦高型的身材,认为这样的身材更为优美,也更为符合中国古代审美标准。

不可否认的是,古代官员选拔外貌标准的确有很大道理:人们在平时交往中,往往更愿意和外表上整洁、干净的人相处,由此也派生出了一种心理习惯:相信五官端正,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的人拥有更好的家教和人品,更有可能成功。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认同这样的标准并不是较为合理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美丽,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外貌而去给予不同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