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甲(生卒年待考),胥臣之子;晋国人(今山西)。著名晋国将领。
胥臣死后,周顷王四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主帅赵盾削了胥甲的官爵,逐到卫国。
胥童(生卒年待考),胥甲之孙,晋国人(今山西)。晋国大臣。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厉公时,以胥甲之孙、胥克之子胥童为上卿。而胥童与当时晋国的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晋厉公,胥童遂被其杀害。
胥偃(生卒年待考),丹阳人(今湖南长沙)。北宋官吏、骈文家。
少年时苦学,后于宋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中进士甲科,官至翰林学士、开封知府。
胥作霖(生卒年待考),江西宜黄人。南宋奇人。
胥持国(公元?~1197年待考),代州繁畤人(今山西忻州)。著名金国大臣。经童出身。金章宗时曾出使南宋。累拜参知政事,进尚书右丞。金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被御中台劾奏,不久复起为枢密副使,佐完颜襄治军于北京。
胥鼎(公元?~1226年待考),胥持国之子;金国人。金国将领、大臣。
胥鼎本来是个读书人,金大定末年擢进士第。官拜枢密副使、权尚书左丞、行省于平阳。镇守河东一方,朝廷倚重。兴定初,进平章政事,封莘国公。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致仕。金哀宗即位,复拜平章政事,封英国公。
胥必彰(生卒年待考),湖南常德人。明朝大臣。
官职是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对朝廷命官的监察。他忠于职守,权贵犯错,也直言不讳。
胥文相(生卒年待考),巴陵人(今湖南岳阳)。著名明朝大臣。胥文相平生不治产业,不阿权贵。人怜其贫,赠以金,坚辞不受。胥文相好学能文,老年犹著述不倦,有《石泉稿》、《洞庭君山集》传世。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今浙江吴兴。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
堂号:
琅琊堂、名节堂、眘琊堂、敦睦堂、太原堂、清节堂、吴兴堂、德政堂、光裕堂。